心形粉水晶 发表于 2007-11-12 12:11

老大早期刊登在杂志上的文章

《看牙记》

保守偏见害死人!
前一阵子,突然有一天,和朋友们狂吃了顿香辣蟹之后,我那颗长久以来就不怎么带劲的牙齿开始有些隐隐作痛。后来一直一直疼,我就开始表现出牙疼病人特有的神经兮兮的状态,一会儿烦躁,一会儿忧郁,茶饭不思,一直手托疼的那边“香腮”装可爱。
朋友们就劝了:赶紧找牙医去吧!立刻被我严词拒绝。首先,有点小疼小病就直奔医院可不是我的作风,另外我一直记得要治牙齿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我隔天就要上节目直播的,哪有工夫?最重要的是,小时侯我曾经去过口腔医院,一想到嘴里飞旋的电钻尖厉的声音在脑袋里轰鸣的可怕滋味我就腿软。那次我充分体会到牙医往我嘴里塞的各式器械的种种不快,我是怕了。后来就对看牙这回事有了深深的偏见,所以谁劝我都没有用。
到了第二天要上节目之前,已经完全发作,疼得站都站不稳了,就觉得那颗疼的牙牵动了半边的身子,疼痛是持续猛烈的,觉得脑子和心脏通通揪了起来。吃了止疼片,带着崇高的敬业精神,横下心完成了直播,就什么也不能做了。眼光发直,表情呆滞,连拒绝去看牙这么强烈的心愿也没办法表达了。朋友们趁虚而入,拖我去了医院。终于,脸前的聚光灯温柔地打亮,我,生平第二次躺在了牙医的面前。
结果一切都不一样了。首先这些年来我在迅速成长,人家牙科界也没有停止发展进取的脚步。所有的设备都变得更精致,更温和,也更人性化了。比如说,我上次看牙,疼痛其实完全可以忍,可是在医生钻钻磨磨的同时我就狂流口水,这一点让我极其难堪。现在有一种很神奇的管子挂在我嘴边,帮我随时清场,实在是令人满意。而且其他钻的磨的什么好象也没有那时侯那么惨烈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牙医真是温柔体贴。他会详细地告诉你他下一步会是什么动作,这个治疗的过程和原理是什么,他准备放到你牙齿里的会是什么东西,你可能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不舒服的话一定要告诉他什么的。“无知产生恐惧”,我想大多数病人之所以会害怕,就是因为不知道医生在自己嘴里搞什么名堂。医生细心地讲着,我就自动觉得牙不怎么疼了。
说到这里,让我深情地记录下这个很棒的牙医、我的救命恩人的名字,小伙子叫张小波。在我整个治疗结束的时候,张医生拿着一个牙齿的模型教我刷牙的正确方法。坐在那张我曾经痛恨抗拒的病床上我如沐春风。我不好意思地在想:什么事情都不要固执己见啊,抱着保守偏见不肯放,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呀!

心形粉水晶 发表于 2007-11-12 12:14


《不止是一部电影》                  

这次又想跟你聊聊由电影而来的想法。我真是一个爱看电影的人,什么片子都不肯落下。电影对我而言,不是声光画影那么简单,我常常在看完电影很久很久后心情都不能平复。常常会因为好电影里蕴含的精神力量而辗转反侧,当然也会不幸遇到烂片字,那就会为了着实不便宜的票价愤愤然而心绪难平了。
那天晚上我去看了那部名字很长的电影,叫《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斯琴高娃演的,虽然是很棒的电影,可是电影院里不超过十个人。电影放着,我差点没哭昏倒在电影院。出来以后看电影的人互相都不敢打量,因为都是红肿着泪眼。更危险的是,大家都还绷紧着那根感伤的心弦,不敢做大动作,怕一碰又会忍不住眼泪。
后来我在网络上写观后感:"我们对爸妈真的不够好,而且永远天真地认为爸妈还年轻,我们还有机会。有的时候就自作聪明地用自己的逻辑去要求与衡量他们。我们其实都傻傻地以为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会理所当然地一直陪在我们的身边,不去想有很多把我们分开的力量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抵抗,到了那时候,所有的后悔伤心都只会无济于事。想到这种无奈,真的是忍不住地泪如雨下。对疼爱你的人好一点吧!我们有多少时间能浪费?"很快我就得到了网上的很多回应,其中以思考见长?quot;涉外口笔译"小姐说:"一句话确实比一部电影单薄多了,电影果然既立体又丰富更有感召力。拍电影的人可以想得到并利用所能来警示世人,看电影的人充分理解并欣然接受,真是一件好事!父母的爱对我们来说来得太容易了!不被重视,不易随时想得起珍惜,可是不代表不重要,却总忘记是有时限的。前人早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绝望呼声,我们当引以为鉴。其实多么简单--从现在开始,对父母好一点。"还有感性的"small fox note"说:也许我长大了,我也能体会伤心后的无济于事,体会分开后的力量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抵抗。
我想起了奶奶,那个三十多岁就死了丈夫的女人。她一手带大了六个孩子,而现在除了爸爸,没有人愿意或能管她。我觉得她有点可怜,随着年纪的增大,她的记性明显不如从前,对人也比以前小心翼翼了。每次看见那种小小弱弱的老奶奶,我就会想她。特想特想。于是,我从小就有个想法,希望自己赶紧长大,有自己的房子,到时候就可以把奶奶接到我那里。我也可以依偎在她怀里,摸摸她已经松懈下来的皮肉,陪她吃那种一顿要吃近2小时的饭。我知道,我会很满足。可是,我现在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说这些让我觉得自己很虚伪。
我曾对奶奶说过,让她一定要再活20年,那样我就可以好好地陪她,也让她陪我。我真的这么希望。我希望她永远在我身边。
有些爱是说不出口的,放在心里,别放在嘴上……
以上是关于一部电影的讨论,而意义绝不仅于一部电影……

心形粉水晶 发表于 2007-11-12 12:15

《就這樣"貪生怕死"》

我有次在课上问我的学生:怕不怕死?
大多数人都觉得很奇怪.这样的问题突如其来,也许真的有些让人无措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常常想到生老病死.
可是我会.
有的时候醒来就会感到这种威胁,因为一觉过后,就又有一天永远地成为过去了,再也找不回来.还有就是不管在快乐的时候,悲伤的时候,幸福的时候,倒霉的时候,都可能会被这种"贪生怕死"的情绪突然击中,会由衷地想,不管怎么样,不管当时是为自己庆幸还是恨不得一切的噩梦赶快结束,都是些很真切的感受啊!而且是惟一的,真可惜哪怕再留恋也没办法再从头来过一次了.
这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既然无法重来,那么怎样活着才算是值得的呢?
我们在区区的两万多天里,该做什么样的选择才不会后悔呢?
有时候我们会充满斗志,面对什么人和什么事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希望通过加倍的努力,也许就可以让自己的时间也加倍,虽然真的会很累可是会比较安心.可是也有些时候,我们会想,生命这么短,一直一直努力的话,什么时候享受呢?于是也许就会变得闲散起来.
这样的反复也许每个人都有过.比如说学期伊始的时候是最血气方刚的时候,时刻都踌躇满志,万事都兴致勃勃,也坚信这一次绝对不同了,一定要做个最努力的自己.可是到了学期末,甚至有的时候学期才刚刚过半,就完全松下劲来,怀疑自己拼死拼活地为了什么,厌倦每天醒来睡去之间的单调重复,甚至恨不得一星期当成一天过,跑步飞进快乐假期.
一张一弛天经地义.可是我常常有这样的感受,累了一天会睡得很沉而且醒来也心安理得,如果是闲闲地呆了一天就多少有些不踏实,不但很难睡着而且醒来的时候也会隐隐地觉得空虚和惶惶然,我有的时候宁愿自己累一点.生命短暂,虽然有时我也不知道累是为了抓住什么,可是起码我伸出了手,我没有措施也许的机会,我没有亏待我的时间.
我想,虽然累点,没有太多可以懒一下的时候,至少我健健康康地活着,至少我真真切切地感受着这世界,我是多么幸运!这也许就是贪生怕死,可是我真的舍不得花时间去抱怨去嫉恨去犹豫去悲观.要知道,对于那些食不果腹的人而言,对于那些看不到听不到讲不了的人而言,对于那些要从自己家里背桌椅去读书的人而言对于那些必须提高百分百警惕才能保证自己下一秒钟还活着的人而言,他们可能真的愿意花十倍二十倍的时间去换取被我们"抱怨,嫉恨,犹豫,悲观"的这么一天,而且,这样的人,实在不是小数目!
轻易拥有的东西总是不会好好珍惜.就像北方人绝对不会像南方人对下雪表示出那样的兴奋和惊喜.而事实上,无论对谁而言,如果没有留意地看今年银妆素裹的美,就要等到第二年的冬天了.
可是,最最遗憾的是,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生命,并没有第二次的机会啊.

心形粉水晶 发表于 2007-11-12 12:17

《尊敬每个小世界》
我去杭州拍外景,因为当时还是假期,所以心情总是不能完全投入,总是在想,“凭什么呀,大家都歇着,就我在干活?”
我们拍的是杭州的一道名菜--清汤鱼丸,于是我平生第一次走进了餐厅的厨房。厨房很大很大,有着严格的布局和分工,什么地方储存,什么地方加工,什么地方动火,安排得绝对科学。谁负责运货,谁负责清理,谁负责切菜,谁负责烹饪,丝毫不会有差池。也许,最开始的流水工作线,其实是出现在中国菜的餐厅里。
我开始对这个地方刮目相看。每次在餐厅吃饭从来也没有想象过厨房里的情形,其实,这里也像是个微型社会般,有它自己的规律和道理。
教我们做菜的厨师年轻得根本没有说服力,他甚至还染了一头金发,看上去一点也不好吃--你当然知道我的意思是他的样子好像不怎么会做菜。可是,就是这位金发帅哥,有着“江南第一快手”的美誉!虽然是我们的小女生给封的名号,但他绝对名至实归。江湖上传说这位刘帅哥可以在72秒钟内把一只活鸡变成一份青椒炒鸡块!我因为不会做菜,也不怎么懂这个成绩究竟有多惊人,后来跟我老爸提到这事的时候他说哪怕给他十个72秒钟只怕他连鸡毛也处理不完呢!
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刘帅哥终于答应露一手。他准备了两桶热水一桶凉水还有若干作料,拿出一只鸡深吸一口气就开始了。只见他麻利地把鸡杀了,先在第一桶热水里把剩下的毛揪揪干净,动作虎虎生风,双手在滚烫的水中快速动作若无其事,水花四溅,鸡毛乱飞,其状可观。 接着在凉水中做了最后的清理,就在砧板上用我看不清的快刀法把鸡切成了鸡块,扔到锅里又用我看不清的铲法炒出了一份绝对真材实料的青椒炒鸡块,在我们还不能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的时候,刘师傅已经洗干净了手,幽幽地说:“一共一百零八个动作,一个也不能多。”
我真的是大大地惊讶了,虽然我对这样的方法炒出来的鸡块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可是这位刘师傅也太神了,他在自己的专业里所达到的境界和练就的技巧实在令人叹服,就好比是一个学阿拉伯语的人一分钟背出了一篇课文,或者一个节目主持人10年来从来没念过错别字。我,绝对做不到。
后来刘师傅教我做清汤鱼丸的时候我又开了眼界。杭州的鱼丸与众不同,绝对不加任何淀粉辅料,用纯鱼肉搅拌而成,半成品是胶状的鱼浆。用五个手指归于一点,挤到水中让鱼浆成为圆形。你知道用手指控制一坨稀稀的鱼浆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吗?看刘师傅优哉优哉地手指轻拈,在水里挤出了一个个大小均等、形状完整的鱼丸,到我的时候,就见鱼浆沥沥拉拉从我指间滴落,完全不听使唤,掉到锅里不成体统,忙活半天,我滴出了一锅鱼片汤。 做完鱼丸,导演把我拉到一边,表扬了我一番:“真懂事,你一定是故意做砸,凸现刘师傅的技术吧?干得漂亮!”我顺杆儿爬地陪笑着,心里说:“你才凸现呢!”
在人家厨房里泡了一天,我们绝对是被震得一愣接一愣,对刘师傅的崇拜有如周星星般连绵不绝。告别的时候,刘师傅也下班了,换了他自己的牛仔夹克出来,顺道送我们。我从渐行渐远的车里使劲朝他挥手,从车窗望出去,看见刘帅哥空过马路,立刻消失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我突然想,要没有今天的经历,在街上和这样一个年轻人擦肩而过的时候,我断想不到他如此的身怀绝技吧?而每天和我擦户而过的那么多普普通通的人当中,也许每一个都有着值得尊敬的故事吧!
我曾经对人说,其实每个人都是个小世界,都值得好好去品味和学习,那样的说法没准是为了凸现我的谦虚。可是这一次,我真心地觉得,每个小世界,都值得尊敬。

心形粉水晶 发表于 2007-11-12 12:19

《你好读 你好读》

我的电台节目里有个“知心话”的环节,宗旨是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小建议,比如要多喝水啦,牙刷这种东西得经常换啦什么的。有时候也会涉及一些深刻点的主题。比如说学会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啦,懂得珍惜自己的家人啦什么的。这些“知心话”当中我最得意的是有一次我建议大家多读书。如果你实在没有读书的习惯和兴趣,你完全可以从你最喜欢的电影电视剧的原著或者文学版开始,再不成你找一些偶像的写真图文册来读读也是好的。只要你开始读。
现在有太多资讯获得的方式,好像也都比读书来得方便快捷,甚至在方式上也比读书来得愉悦。那天我看到街上有卖一种电子书,真是神奇。做成书的大小的一块电子显示屏,里面存了一堆世界名著,好像还可以随意下载作品,想到以后可能满架的书香要换成薄薄一块电子板,真让人崩溃。 人们好像已经忘了那种感觉:在午后的阳光里或者临睡前的床头灯下甚至是密闭的洗手间的片刻独处中,手捧书卷,有质感,有味道(洗手间里当然更有味道)。读完一篇要翻一下才能打开另外一片天地。换成整晚窝在闪烁的荧光屏前,或者盯着一个小小的液晶画面不停地往下翻页,感觉多少是要打些折扣的。
有不少人因为对学校教育的不适应,连带出与书的隔阂。有的人甚至在床头坚持放一本书,只是为了在失眠的时候打开来读,因为一翻开书就立刻犯困了。 其实,现在有多少的有趣的书啊!本杂志当然值得推荐,你也应该试着读读新出的一本闷火闷火的书叫<<沙僧日记>>,特别适合于“我讨厌读书”的人群。文字天马行空,想像力让人叹为观止,爆笑效果突破尺度,而且独立成章,随手拿起来想从哪里看都成。(虽然是朋友策划的书,但以上文字绝非帮朋友卖广告,统统发自肺腑,是真喜欢才推荐给你,我是为你好。)
还有的书有催泪奇效。如果你是纯情派也可以尝试尝试琼瑶剧之外的选择。书要煽起情来,才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文字这种兵器,使起来真轻巧,瞅准了你的心软处,狠狠地扎,问爱哭的你受用不受的?当然,这样的招数也不是屡试不爽,毕竟每个人的“死穴”不一样。
上次我的朋友们推荐我看一本小说,讲的是中年男女为爱牺牲的故事,每个推荐的人都强调“会哭死”,结果我看的时候压力就挺大的:“这要万一哭不出来可怎么办呐!”于是带着哭意去读,结果,太刻意反而毫无感觉。读书到底是比较私人的事,不像看电影,没有周围气氛的影响,全靠自己酝酿情绪。那个故事里的人物我都不怎么喜欢,所以后来他们为爱所做的偏激的事情在我看来只会深深地为他们惋惜,大叹“何必呢!”
倒是昨天轻描淡写地读了一本讲述狗的一生的书,轻描淡写地哭得畅快淋漓。那本书文字特别平淡,配上很多纪实的图片介绍了一只导盲犬的生命历程。绝对没有一处的刻意描写。可是,看到最后狗狗得了重病,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泪眼汪汪的停止呼吸的样子,我立刻顾不得众目睽睽,当时就泪水决提,被深深地打动了。
可能只有文字,在云淡风清间蕴含深意,你细细体会就会心有灵犀,而且,同样的书,不同的心会有不同的灵犀体会,这就是读书的妙处。
你还不好好读?

心形粉水晶 发表于 2007-11-12 12:22

《谁不会算数》
我曾经是个手机狂.要到狂人的级别真的得有一定的癫狂举动。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我一度见到新款的手机便不能自持。
有时候良心发现,就假假的扭捏几天,然后请回家.所以,那时侯周围的朋友总是直接看我在用什么手机然后便能确定最新又有什么潮流动向,而我则每每忙于把这个手机上存的号码倒到那个手机上去,同时不断的适应新手机的操作界面。那段手机狂人时期的后遗症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总是不得不接受我的闲置物品,常常拿着和他们的年纪身份极不相称的时髦手机招街头,造成话题。
现在想起来我都还挺后怕的。还好我这手机狂人的毛病现在已经基本痊愈了。我犯病那会儿手机的款式还没现在折腾得这么热闹,基本上几个月才会出现那么一两款新鲜货。要搁到现如今,这么眼花缭乱的手机更新频率,我再要疯疯癫癫地人家出一款就收一款的话,估计会饭都没得吃了。
救我一命的是柯蓝。她每次看到我换手机都会把眼一斜嘴一撇,骂一句"造吧造吧"("造"在北方话里的意思就是挥霍奢侈。有的时候她会很真诚的问我原来的手机怎么办?还会很认真的建议我把那些手机拿出来当二手机卖掉,不然砘在家里绝对是资源浪费和极不环保的行为.我就会同样真诚的告诉她我原来那些都散发给了亲朋好友,一个不剩,她就会更加夸张的眼一斜嘴一撇,追骂一句"造吧造吧"!
后来有一天柯蓝的一个新角度唤醒了我。那次她看到我换了手机就立刻眼一斜嘴一撇的问多少钱,我理亏的解释说其实不贵两千多一点点.她就开始极快速的扔了一串连珠炮过来:"两千多还不贵你说多少算贵啊现在的冰箱电视多少钱你知道吗不也是两三千吗你怎么不每个月换换冰箱彩电呐新款也挺多的呀有本事你别只折腾手机啊两千多不贵吗你会不会算数的?"
一语点醒我梦中人。真的!现在的大冰箱大彩电也是差不多就这个价位吧,而且人家也是常换常换的在推新款。为什么我一台冰箱一用很多年,要换的话左舍不得右舍不得,总觉得旧的还能用别浪费.而换手机的时候,原来那个还簇新簇新的很多功能还没怎么样,就眼睛也眨的掏腰包买新的了?莫非是因为手机个头小不觉得,所以换来换去也不知道心疼?真的.统计一下,就算我先后只换了十部(当然绝对不止),平均每部三千元的话.我也随随便便就折腾出去三万块了,这些钱如果省下来的话,可以做多少事啊?用柯蓝提供的更加形象的思维方式是.因为喜欢新的款式,所以换来换去家里摆了十台电视机,你说是不是有点神经病?
这么一想我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我真的不会算数!
后来我就改了这个毛病.踏踏实实的选定一款平实有合用的手机,一用就是半年,而且我还准备继续用下去.不管身边步我手机狂人后尘的某青年掌上风云如何变幻,我自归然不动.每次看到新的手机动了邪念的时候我就会告戒自己,一定要会算数,然后就把那部手机折合出几台冰箱彩电,这么一想立刻就打消了念头.
我想得过这样手机狂人症的人可能不多,可是不会算数的却大有人在.比如说一本好小说如故卖二十块的话你可能就会觉得不便宜了,但是买偶像杂志花个十几二十块的话绝对是小case,而且每个月买你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还有学费住宿费大家都觉得不便宜,可是没有人抱怨上千块的球鞋是过分的。我们对待不同不事物总因为自己的喜好会有不同的标准,可是用单纯的算数方法去平等的比较以下,就会发现自己的标准可能有问题.
比如说我现在拿手机和冰箱同等地比较之后,就深深地感受到了标准的不平衡.想起曾经买过的那么多的手机,再看看用了很久的冰箱,我真的觉得自己做错了。
于是,我决定立刻马上换冰箱。

心形粉水晶 发表于 2007-11-12 12:24

《旅游的自由叙事》
有种现在很流行的状态,叫做"亚健康状态".意思大概是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身体疾病,只是总觉得不是很舒服.还有就是永远都觉得很困,可是又总是睡不好.(这样的讨厌状态通常出现在我这个年纪的老家伙们身上,各位<中学生百科>的读者朋友风华正茂当然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好在今天主要想跟你聊的也不是这些.)
健康专家于是就建议人们别把自己的弦绷得太紧,鼓励大家多多出门放松自己,特别是有意地从平时的工作和学习状态当中不时抽离出来,所以,旅游是个好主意.
只是不只从什么时候开始,旅游也变成了辛苦的事情.当我们有空的时候,全国人民都有空,于是路上人满为患,每个景点都是人的海洋,哪怕你去国外也是同样的状况.比如说我的一个朋友五一长假从泰国回来,啧啧称奇说:"在国内的海边都没见过那么多中国人."其实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旅行品质究竟如何?我们究竟应该踏上怎样的旅途?和一群陌生人同行同住,早上六点多就得起床一天逛好几个景点每个景点间路途一小时游览时间30分钟拍了几张照又被哄上巴士然后一定得在土特产商店买一堆回去完全没用的东西.这样的旅行真的是我们要的吗?
怪不得有人假期旅行回来,更加憔悴.
我倒是在前一段时间工作出外景的时候意外地得到了一番修养.我们去到江南的水乡乌镇和西塘.我以前不会把这样的地方当做假期旅游的首选,地方不大,听上去又好像没什么好玩的,似乎应该是"值得路过,没必要专门去"的那种地方.
可是真正置身在水乡,你才知道她的好.中国人与水亲近,见到依水而建的小楼我们这一票人都从心里发出赞叹,更吸引人的是,乌镇和西塘都被称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意思是说,这样的旅游景点没有被掏空成为一个摆设,而是扎扎实实有人在里面过日子,我们好像走进一个被保护得好好的真实的传统生活圈.窄窄的巷弄有人斜斜地晾出衣物,转角处不知谁家的猫咪慵懒地瞟着你,那些邻水的住家辟出沿着河岸的一角开了茶室,喝着当地产的好茶,用很有味道的小吃零嘴打发打发口齿,阳光透过半卷的竹帘照到脸上,当时的我虽然面对着摄影机和工作组,讲着台词,却真是有度假的感觉.

心形粉水晶 发表于 2007-11-12 12:25

《快乐是一种修为》
我去我的一个朋友家做客,发现他们家有一块小小的记事板,上面写着“快乐是一种修为”。当场所有的人都酸倒了。当事人若无其事地说这是他们小两口的座右铭,因为他们觉得没有谁生下来就懂得怎么去爱一个人,懂得怎么去经营和维系一段婚姻,所以需要双方好好地学习,好好地修为,一起进步。说到这里的时候,小两口交换了默契和充满爱意的眼神,让在场的人坐立难安。
好象我们都没有用这种角度去想过问题,提到学习,我们一定就会立刻想到某种知识或者技术,生活层面的品质,我们好象根本不会想到要去修为。这以后我就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这类的问题。结果真的发现有很多原本觉得理所应当的品质你不能指望与生俱来,确实需要后天的修为,比如说快乐。
“你快乐吗?”哈林在歌里这样反复地问我们,确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改成你懂得快乐吗?或者说你会找快乐吗?快乐这回事确实相当巧妙,没有一个固定的加法可以等于快乐。比如说好看的衣服+好吃的美食是不是就应该等于快乐呢?可是,真的有很多华衣锦食的人终日里闷闷不乐。还有,旧房子低收入的相加也不一定就不能产生快乐,在我的记忆中,我家低低矮矮的旧居里就常常飘出歌声和笑声。快乐是那么捉摸不定,不学习方法好象真的很难抓住它。
我想起“非典”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谁会快乐立刻被检验了出来。当时病毒的扩散速度非常之快,我们跟学生通报了疫情同时要求学生不要离校。有的学生明白了状况以后就跟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睡睡了,因为不让离校不能出去玩,就自己在校园里打兵乓球啊打羽毛球什么的,听说五一节也不让回家,第一反应就是“可以这么多人一起过五一节了,太好玩了”。
可是另外一些同学就惨了。被这样的紧急情况吓坏了。先是闹着想回去,发现路上也有危险就立刻觉得走投无路。晚上听说别的系发现了发烧的立刻就在宿舍里吓得哭起来,好象除了被感染绝对不可能有另外的出路了。整晚整晚睡不着,不敢去食堂吃东西,泡方便面又没有心情吃,别说快乐,就连活下去的勇气都快没有了。
那阵子的课间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场景。有些学生会在阳光下踢毽子,追逐着,笑声朗朗。还有的就坐在花园的台阶边,紧抱膝盖,紧锁眉头,看着地发呆,样子可怜极了。我就在想,对于那么紧张害怕的同学而言,感染的危险真的会要大很多吗?如果大家面临这同样的挑战和危险,为什么会有那么天差地别的不同反应呢?这件事过后,这些一直愁眉苦脸的同学回想起自己的反应会不会有些后悔呢?
可见在同等情况下,人真的会有不同的应对,而人对于自己情绪的控制力和协调性都有拓展的余地,并不是“天生乐观”可以一言以蔽之。而你若是也想自己的生命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都可以充满阳光,从现在开始就要修习快乐,学会自己安慰自己,学会看开,学会找乐。
当然也可以有些外在的辅助手段。在那段特别时期,我就每天在系里贴很多的笑话,下面这个我们都特别喜欢,也希望在今天的结尾处给你们带来快乐:
我们有一个女数学教师,四川人,普通话还可以,可就是“吻”和“问”总是分不清。有一次她给我们讲完一道题想问大家说:“大家听明白了吗?不明白的话可以起来“吻”我。”同学们一听都惊讶了,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没一个人起来。她又说:“怎么,不好意思起来“吻”是不是呀?”同学们一听更是愕然了,有的同学快笑出来了。老师一看还是没人问就说:“都这么大了,还不敢“吻“呀,好了,不会的等我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没人的时候“吻”我。”哈哈!同学们最终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

心形粉水晶 发表于 2007-11-12 12:27

《特殊时期的吃饭问题》
前一段的生活不太一样,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体验了一种很特别的日子。在那段不方便出门的日子里,虽然每天路上的车辆寥寥无几,可是还是没有办法体会随意飞驰的驾驶乐趣,因为就算飞驰也没有什么目的地,电影院不开,KTV关门,连健身中心也不营业了。开着的商场人丁稀少,人人口罩手套神色警惕,让你觉得除非是补充维系生活的民生物资,不然进商场实在是在和生命玩黑色幽默.
对我来说,最要命的是饭馆都关了.
我除了煮方便面,基本上不动家里的灶具.平时中午在学校的食堂解决,晚饭是一定呼朋唤友在外面搞定的.不在家开伙的原因一方面是做饭的手艺实在欠佳,更主要的是总觉得没有时间/心情和必要在家大动干戈地煎炸,再说了,忙活半天弄上桌,自己哄自己吃,意思真的不大.
这倒好.饭馆门都关了,几家开着的"顽固分子"戒备森严,又是量体温又是填健康表,不放心我去吃我也不放心去吃还不如不去吃.我于是就在家"方便面/速冻饺子/速冻饺子/方便面"地骗自己说吃的花样繁多,为自己制造虚假繁荣.在连煮了n顿方便食品之后,我彻底不干了.
这时候一位好朋友伸出了援手,说横竖我都是每天在家做饭吃的,多你一个小肚子也多不出几口来,不如就来我家吃吧.
假假地客气了一下,就伙同朋友乐颠颠地去了.
幸福啊!如果你有一个朋友会做饭,那真的是你的福气.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人家说找个能下厨房的伴儿是那么重要.平时在外面吃惯了不觉得,这下子回到家里的小小餐桌吃些家常小炒,才发现原来真正的饮食文化就在蜗居之中.
土豆炖牛肉,炸带鱼,酸辣藕丁......O------YEAH!
下厨的朋友目瞪口呆地看我火速扒拉了两碗饭又起身要再添,深深地觉得应该收回之前"多你一个小肚子也多不出几口"的说法,特别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好像没饭了.我兴致勃勃地回到位置上,宽宏大量地说:"没关系没关系,我空口再吃点菜也是一样的."
后来又乐此不疲地去了好几次,终于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于是热情地邀请大家到我家去,我也请一下.
说是回请,其实还是拿手的人做.我最多只有打打下手的资格.在做正餐之前大家建议炸点虾片吃着玩,我就自告奋勇地说我负责往锅里放虾片,大家看这工作技术含量如此之低,便放心地交给了我来完成.
我就直眉愣眼地往锅里扔了一大把虾片.
怎么可以?当然溅起了一片油点,其中一个大点正好落在我的大拇指上,当时就烫起了一个大泡.我大惊小怪地叫起来,然后心安理得地上客厅里看电视等开饭了.还故作遗憾地宣布:你看你看,我不会做饭本来还可以洗碗的,这下受了工伤,连碗也不能洗了,真是遗憾哪!
吃饭的时候我关掉了客厅里的主光源,开几盏小灯,把装修好了以后就没打开过的隔帘放下来,更刻意地点了几支蜡烛,开始放我最喜欢的王菲早前的翻唱专辑,气氛幽秘,
我们几个,浑身油烟味,满脸的油光,坐在那里碰杯装高雅,快乐无比。
竟有些感谢这段不自由的时期的意思。
真的真的。在为所欲为的日子里,我们粗枝大叶地错过了多少好事,真到失去自由,才知道啊!

心形粉水晶 发表于 2007-11-12 12:27

《秀的年代》
在酒吧里和电视同行加好友谈心,大家都长吁短叹说节目不好做。聊到什么样的节目最火爆,几乎是一直认同,绝对,是选秀的节目。
就拿湖南本土举例,既有脂粉飘香、曲线曼妙、让男同胞心旷神怡的“星姐选举”,也有高大威猛、油光锃亮、为女观众的眼球谋福利的“绝对男人”评选,还有我自己参与其中的一年一度的金鹰节的新秀大赛,今年更派生出一个叫“金鹰之星”的节目,从现在开始为每年的金鹰新秀大赛层层选拔。所以,打开电视就看到这样那样的“自我介绍、才艺表演、机智回答和评审点评”,一张张年轻自信的面孔,虽然不无青涩,却有着说不完的风发意气,每每宣布结果颁奖的时候,闪亮奖杯后激动的小脸泛着光芒,真真是看得见未来的明日之星,而落败的人也饱含热泪地拥抱到一起,一定是要一块儿唱“朋友一生一起走”的,场面深情动人,倒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主角。
真是一个秀的年代。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登上舞台,展示自己。那天帮忙主持一个杂志社的“最闪亮女孩”评选,本来想应该不过是个小型的比赛,搭个台选手唱唱跳跳,答题评奖而已。没想到去了就见到了大阵仗,舞台美轮美奂,灯光音响都是绝对专业的,舞台那叫一个大,往上一站,绝对就有了巨星的感觉。有专门的化妆造型师,每个环节都为选手换服装换发型,从热歌劲舞到小提琴独奏到古典舞到诗朗诵,甚至还有几个热闹有趣的短剧,节目甚有看头。要知道,这不过是一个不会在电视里播出,只有现场观众看得到的比赛而已,如此大费周章,最幸福的是谁?自然是台上的选手啦。前一秒还是普普通通的路人甲乙丙,妆一上,灯一亮,转眼已是举手投足间风情万状的“super star”,秀一番,过足瘾。
最有感触的是当晚的选手最后都是成功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魅力,观众们走出赛场的时候都在热烈地讨论谁谁谁比较可爱,谁的歌唱得最棒,谁最有明星相等等。如果没有这样的舞台,想要那么多人记住自己,喜欢自己,真的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当然自己的价值倒也不完全要这样子秀在众人面前才算体现,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件有竞争有目标的事情,多少是让人提得起精神的。这年头,能让你手心冒汗心怦怦直跳的刺激还真不好找呢。
让我佩服的是似乎大家都相当明了秀的游戏规则。我好象没发觉谁一直忧心忡忡地顾虑没选上怎么办,每个人都是开开心心地化妆、兴致勃勃地表演、心平气和地接受结果。有个女孩准备的是键盘弹唱,算是很特别的才艺。结果键盘却不出声了,她看看下面等待的人群,轻松地说:“好吧,我清唱好了。”那种不计较的气量使得本来少了很多可看性的这个表演反而格外的精彩,我也由衷地欣赏她的好心态,换了是当年的我,在那种竞争的气氛当中,如果有什么原因让我秀不彻底我是坚决不干的。这个人们见多识广的秀的年代,教会了大家不要太担心结果的好坏,过程中的享受才真的是值得追求的、谁也抢不走的幸福。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参加的一些比赛,从演讲到辩论,全程紧张,到揭晓成绩时更是接近崩溃的边缘。演讲词背完就提都不想提起,辩论结束恨不得连辩题是什么都忘了,参加一次比赛犹如大病一场,什么过程中的快乐,完全不知从何谈起。相比较而言,现在的年轻人敢秀敢拼的气魄,真的是要洒脱了很多。
酒吧里的电视开始播出“绝对男人”,画面是选手们赤裸着上身在展示自己的肌肉,突然有人问我:“如果是你的话,有没有胆量上这样的节目去秀自己?”
我看了一眼自己,回答得超快:“换了我的话就不叫秀了,叫现眼。”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老大早期刊登在杂志上的文章